「醫師,我的頸好梗呀!轉頸都整個背脊都痛!」年輕漂亮的羅小姐星期五走進診室,一臉痛苦。
「痛多久了?」「昨天睡醒就痛!」
「之前有沒有扭傷過?」「沒有。」
「記憶中以前有沒有這樣痛過?」「也沒有。」嗯,沒有明顯外傷史,也非陳舊性損傷。睡醒就發覺頸梗活動不利,當為落枕。
「醫師,怎麼辦?我連轉頸都不行!我媽咪替我塗過藥酒,按摩過都不行!」
我起來觸摸她的頸項,頸是板硬的,頸部肌肉壓痛,斜方肌也如是。頭部只要輕微轉動,背部肌肉就抽緊,喊痛。
「妳條頸都好硬,平日是否要常常垂頭工作?有沒有感覺頸梗肩痛?」「是常常要低頭工作,頸肩疲倦。」看病歷,才二十來歲,應當好好保護肩頸呀。
「現在有無感冒症狀?」「有點鼻敏感,所以有時候打噴嚏。」其實,頸不好跟鼻敏感也有關係。摸脈也無表証,那鼻敏感就暫且不理會,先處理緊急的頸部問題。
「醫師,我是怎樣了?」「妳這是落枕。即是俗語說的「訓O黎頸」。因為枕頭高度不適合,或者妳睡姿有問題,又或者是受風受寒,引起頸部局部肌肉緊張,氣血凝滯,僵硬疼痛,功能障礙。雖然是急性病,但也不可掉以輕心,因為經常發作的話,往往是頸椎病的反映。有些人肩頸勞損,或者有錯位,本身肌肉就很緊張,特別容易發生落枕。」
「那會自動復原嗎?」「輕症一般五天到一周就可以恢復。但重症的可以延續數星期。」
「那我怎辦呢?」「先針灸吧,一般針一次,加上一點手法就可以自動恢復。但是妳平日肩頸也有勞損的趨勢,所以,針灸緩解痛楚後,最好也吃點藥,通通頸肩氣血。」
「那麼,針灸﹒﹒﹒﹒﹒﹒痛不痛呢?」她問。
「妳以前沒有針灸過?」「沒有。」
「針痛不痛因應每個人而異。但我盡量不讓妳進針時受痛楚。」
因為她沒有針灸過,我先用管針試試她的接受程度。
針推下皮膚了,「現在覺得怎樣?」我問。
「也沒甚麼,不疼。」管針可以接受,我嘗試徒手進針--個人習慣關係,我喜歡徒手進針。
第二針進去,也不疼。我輕輕捻動針頭﹒﹒﹒﹒﹒
「很難受呀醫師!」「感覺酸酸脹脹吧?那是正針感,正常反應,不用擔心。」
由於她除頸外,背部也有壓痛,我除了用阿是穴外,還主要取膀胱經,以疏調太陽經經氣,腳部也取穴。
起針後加上少量手法松解。
「針灸後三小時不要冲涼、洗頭。並且,要喝兩杯暖水,幫助排毒。」
她走下床來,轉動頸部:「真神呀醫師,現在不痛了!」
她走出診室,歡天喜地地跟姑娘聊起來:「我以前都不相信針灸的,想不到這樣靈光啊!醫師妳好利害啊。」不是我利害,是中國傳統醫學利害才對,針灸其實可以治療很多病,除了筋傷,還可以廣泛用於其他疾病,包括:經期病,不孕,中風,感冒,頭暈,痛風,風濕關節炎,類風濕關節炎,痤瘡,蕁麻疹,痔瘡,情志疾病﹒﹒﹒﹒﹒﹒甚至幫助癌症病人減輕痛苦。因為針灸跟用藥一樣,是整體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狀況,達到治病或保健目的。至於病人適合哪種治療,也要按照個別情況而定。有些人適合吃藥,有些單針灸就可以,有些就針藥並施才可達到最佳療效。
「醫師,我媽咪膝蓋痛了很久,可以針灸嗎?」她臨走時問。
「當然可以,妳下次複診帶她一併來,讓我看看再決定吧。」
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 註冊中醫師
▲相關病案:
▲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