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係O米要看跌打呢?」首次來診的余先生發出這樣的疑問。
他是一位功夫愛好者,每天跟師兄弟練功兩小時。他憶述扭傷手腕的情況:「我跟師兄弟練習(詠春拳)時候,四手格鬥,本來當時都沒有疼痛,回家後卻發覺左腕不能屈伸(他伸出的左手腕,僵硬地示範極為有限的活動角度),手腕平伸時候最痛(痛點在尺側腕屈肌近手腕處)。可以怎樣處理呢?」
他是練武之人,對於跌打扭傷也有點常識。他的手腕有瘀傷,但沒有怎樣腫起,「我這次應該沒有骨裂,以前試過骨裂,又痛又腫得厲害。」他說,「但為何手腕動彈不得,既不能平伸,也不能扭轉,像僵硬一樣?」
「這是急性扭挫傷,可能你當時用力過猛過急,震動到關節,所以啟動了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,肌肉突然鎖緊去保護關節不被扭脫,鎖緊了的肌肉沒有解開,不在正常生理狀態,那關節當然動彈不得。這種情況,吃藥幫助不大。」
「那我要看跌打嗎?」
「急性扭挫傷不一定要跌打敷藥。況且,我這裡也沒有跌打敷藥。針灸對於這種急性扭挫傷有消炎消腫止痛的功效。你可以一試。」
「針灸﹒﹒﹒﹒﹒﹒」他面有難色。
「你怕針?」
「是。」
「但那是很快速讓你消腫的方法,並且能通經絡,迅速解開鎖緊的肌肉和筋膜。」我上次有位病人踏單車炒車後閃腰,腰都板直了,左右轉腰不夠10度,向前彎腰不夠90度就不能再彎腰了,我建議她先針一兩次,結果,針灸了兩次,她已經能活動自如。
看余先生昂藏六呎的身形,手瓜起「展」,我估計他應可禁受得起這小小的針頭:「這樣吧,先下一針看看好不?」我估計下了針後鬆開了肌肉,腕關節鬆動了,見到效果後他便肯乖乖給我再下針。
他扭痛點在心經近腕部處,但該處卻沒有壓痛。我反轉他的手,在手陽明大腸經附近找痛點,這是經筋理論中「陰病陽治」的原理。我怕他緊張,一針下完等他反應才下另一針。下了一針,由於他太緊張,我只能極為微小幅度捻一下針,出針後著他活動手,「好像有小小鬆動。」他說。但見他左手肌肉繃緊,手心冷汗連連,不行,他的肌肉這樣緊張,妨礙我轉針,這樣針下去,療效不大。我唯有放棄用針,拿起毛巾,替他整筋。檢查其橈尺側腕伸肌有及指伸肌有較廣泛壓痛,便替他把該處鎖緊的筋膜肌肉一點點地撥鬆,他連連大喊:「嘩,食指──連中指、無名指都麻痺呀!好痛!」
「你應該不是新傷,以前這些地方肯定有受過傷!這裡的肌肉勞損得要緊。」
「應該是吧。以前痛一陣子就沒事,我沒有理會。但這次好像很嚴重,手腕完全不能轉動,所以就急忙來診。」
「怎能不理會呢? 你對急性扭傷絕對不可掉以輕心,若果不認真處理,日後會有很多後遺症呀。」
我逐點鬆解緊鎖的部分,著他再轉動手腕。每放鬆一段肌肉,他的腕轉動角度就增加。而且,轉動時,他的痛點轉移到心包經近腕處。
「為何現在扭動時疼痛的地方會轉變?」
「因為你某些緊鎖的部分鬆開了,就能感受到其他未曾鬆開的部分疼痛和繃緊。」
用手法鬆解了二十多分鐘。他的手腕已經能活動自如。
「醫生,實在太多謝你啦!」他大喜過望,又帶著疑惑,「真是神呀!為何這樣快就好呢?」
「很快嗎?」我都整了二十分鐘有多了。
「當然快!我右手手腕以前也曾打功夫受創,那次我看了10次跌打都未曾痊癒呢!」
「你的手未完全好的,最好來多一兩次善後吧。今晚回家,用稍的熱水浸一下手,加速新陳代謝,可把瘀血廢物快速排走。」
結論:急性扭傷不一定要看跌打敷中藥(有很多人會因敷藥引發皮膚敏感,「舊」傷未癒,新症又來)。對於急性扭傷,針灸、整筋都非常有效,視乎個別情況還可以內服中藥,作為輔助治療。至於要選擇哪種治療,抑或幾種一起用,就要由醫師按病情由醫決定。
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 註冊中醫師
▲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