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經濟日報 C08 | 健營坊 | 健營坊 | By 何寶華 2015-05-04
知足者 身體壯 慎防人老腳先衰
中醫文獻提到:「樹老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」,反映人衰老時首先出現腳功能退化的現象。
「腳先衰」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人士身上,事關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有相應的穴位,腳部也是經絡起止的匯集處,可見腳聯繫着人體的健康,非注意不可。
根據中醫經絡系統理論,經絡為溝通人體內外上下的重要通道,經絡暢通才能保證氣血順利輸送各臟腑。註冊中醫師王冰瑩說:「腳部能反映臟腑功能,腳夠健康、經絡通暢,使臟腑保持健康,從另一個角度說,臟腑功能也會影響腳部的外觀及健康,因為人體臟腑、皮毛等均靠氣血供應而保持健康狀態,血液循環好壞,與腳部及身體狀況相關。」
為甚麼「衰」從腳起?她解釋,人每日都要走動和站立,容易處於疲勞甚至勞損,又受地球引力影響,腳部回流阻力較大;足部遠離心臟,氣血相對不足。隨着年紀衰老、氣血虧虛、新陳代謝減慢,修補更難,若然加上曾有「拗柴」、扭傷等腳部舊患,就更容易出現退化。
不少人深信「腳痛醫腳」的治療方程式,其實,足部病變往往是臟腑功能問題的反映,如長期腳腫,可能是機體臟器功能衰退、血液循環差。糖尿足,是血液循環問題;肌乏力,要補脾胃,因脾胃主氣血、肌肉。肝主筋、腎主骨,筋骨問題可能是肝、腎不足。五臟互相影響,一個臟腑出現問題,其他臟腑也受影響,而治療時應找出導致足部病變的主要原因,並針對性地預防或治療相關的疾病。
10 個健足養生好方法
王冰瑩醫師指出,足部養生的方法很多,但各種方法應互相配合,才能達致全面的足部保健效果,她推介以下的方法:
●散步、急行:每次 20 至 50 分鐘左右,視乎年紀、體質作時間加減,分段進行亦可。中老年人散步時間不宜過長,步履不宜太急,以免出現頭暈眼花、呼吸不暢、摔倒等問題。
功效:促進全身氣血流通,防止衰退。
●日光浴:脫掉鞋襪,在陽光之下享受浴足 20 至 30 分鐘。
功效:陽光是天然良藥,殺菌、補充陽氣,加速腳部血液循環,提升臟腑功能,尤其適合貧血或低血壓人士。
●泡腳:泡浸時,雙腳互相搓動,或以手按足部穴位,泡浸約 20 分鐘後用毛巾徹底抹乾淨雙腳,再以雙手按摩腳掌、腳心、腳背、腳跟、腳趾等,最後一手搓腳心至發熱。宜用木桶泡腳,因存熱較佳和均勻。
功效:給腳部經絡良性刺激,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調節神經系統。
●腳趾運動:腳趾附近有許多經絡及穴位,例如大趾、次趾間有肝經通過,第二、三趾之間有胃經通過等。臟腑功能強的人,腳趾綫條顯得均整流暢,肌肉粗壯有彈性,抓地牢固。方法:用腳趾夾毛巾等。
功效:有助調整臟腑功能。
●踮腳運動:雙腳併攏,用力踮起腳尖,然後放鬆,重複 20 至 30 次。
功效:踮腳時,腳部肌肉一鬆一緊,腿部放鬆時,來自心臟的血液會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,肌肉收縮時,會加速靜脈血液回流心臟,從而促進血液循環。
●凌空踩單車:仰臥,雙腳抬起懸空有節奏地搖晃,或凌空踏單車,每次 5 分鐘。
功效:促使雙腳血液回流心臟、新鮮血液容易流到雙腳,有效消除腳部疲勞及暢通全身血流。
●踩網球:跟踩石子相似,但網球刺激度較石子小,比較合適和安全。洗淨雙腳,赤腳坐椅子上,把球放地上,以足踏之,來回滾動 3 至 5 分鐘。
功效:疏通經絡,預防足部疲勞。
●暖腳:寒從足起,平日應注意穿着質料舒適及鬆緊度合適的鞋襪,冬春季尤應注意保暖。腳掌遠離心臟,血流供應少,其表面與上呼吸道,尤其鼻黏膜有密切的神經連繫,腳部受寒容易引發感冒、頭痛等症狀。
功效:增強抵抗力,防傷風感冒。
●赤足行走:赤腳走在乾淨的泥地或木板上。
功效:赤腳時腳部尤其腳趾能充分舒展,走在地上,起到良好的舒展及按摩雙腳的作用。注意不可走在濕冷的地面,如磁磚、濕土等,以免帶來反效果。
●按穴位、按腳趾:包括三陰交(在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 3 吋)和湧泉(腳掌中凹陷處)。另按摩腳趾,以拇指、食指捏住腳趾,各個方向揉捏,並輕輕拽拉,每隻腳趾輪流進行。
功效:調節臟腑功能,促進腳部血液循環,有助於全身經氣的順接運行,對強身保健有一定功效。
王冰瑩醫師補充,人是一個整體,單單注意腳部護養還未足夠。「養生講求飲食、休息、運動、情緒調節等各方面的配合。然而,健足的方法是存在着個體差異,如扁平足人士,不宜跑步,因為他們的足弓塌陷,足部避震功能不足,跑步可導致各種症狀,甚至使脊椎提早退化,影響內臟功能,因此治療也好,保健也好,需視乎個別情況而制定方法。」
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﹏
養足食療
續斷牛膝補骨湯 (2 人分量)
材料:續斷 5 錢、桑寄生 8 錢、枸杞子 5 錢、杜仲 5 錢、懷牛膝 1 両、瘦肉適量、生薑 3 片、去核紅棗 4 粒。
做法:瘦肉洗淨飛水,切塊。其他材料洗淨,加水 10 碗,連同瘦肉入煲,大火滾開後,調慢火煲 1 至 2 小時後加鹽調味。
功效:滋陰補肝腎,強筋骨。續斷、杜仲溫甘辛,能補肝腎,壯腰膝;懷牛膝酸甘苦,補肝腎筋骨,活血;枸杞子甘平,能滋補腎益精明目。
適合人士:肝腎不足,筋骨失養,腰腳衰退;腰痠不舒,膝部痠軟、伸屈無力、怕冷、容易腳腫、眼目昏花、舌淡苔白、脈細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