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循環不好,腿是這樣的 (病案圖集及解說──足部篇)

 

中醫認為,有諸內必形諸外。

身體每個部分,無論微小至指/趾甲,頭髮等,都可以從中窺見體內臟腑的健康狀況。

這次我們一起看看足部的病案圖,憑著少數病例的描述,希望起到舉一反三的果效,讓大家對自己身體狀態有更深的了解、作出更多關注。

 

 例1:

這位病友本因腰痛骶來求診的。針灸數次後,連小腿上的濕疹也好轉,結痂了。

她自訴:「沒有以前那麼痕癢。」問我點解。

其實我針灸主要幫她治療腰痛,但因為是整體治理,在腳部也下了針,腰腳循環改善了,自然連濕疹也改善了。

如果身體上有濕疹或其他異常反映,例如斑點、皮膚特別乾燥、結節、腫脹、色澤特別深暗等,就要注意是不是該部分/相關經絡/臟腑等發生問題。因為這些往往只是表徵和警號而已。

像這位病友,以前曾在很多地方治療過濕疹,她已經持放棄態度。這次針灸治腰腿痛而改善了血循,濕疹反而不藥而癒了。

 

  例2:

 

 

李女士,未滿六十歲,但憑誰都能看出,她的腳部血液循環很差。

她本身有「拗柴史」,膝傷史,腰椎間盤突出史。除了大腿、足踝異常腫脹外,也出現灰甲情況。

西醫認為灰甲是真菌感染引致的。

中醫角度看來,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因為本身腳部血液循環不良,才會給「外邪」感染,而且感染後又難以痊癒。

 

 

  例3:

 

這是一位三十歲的男孩,如果不說年紀單看腳,你大概以為是一位老人家吧?他本身腰部皮膚已經反映出血循不良的問題,足踝一帶皮膚也是黑焦乾枯的,氣血不能濡養,自然灰甲長期都不能痊癒了。

 

 例4:

扁平足患者。最初因頸痛來診。

他以前一直沒有發現自己是扁平足,後來我替他檢查,並告訴他,扁平足人士的腰足會較早退化,也有機會影響到肩頸部產生問題。

後來他足患發作,在骨醫建議下,用了足墊。

其實那是治標,最好就是平日注意多做特別針對扁平足的伸展運動,才能夠有效改善狀況。

 

 例5:

李小姐,雖然腳趾表面看上去很光滑,但其實腳趾的型態不算健康。

尤其第二趾不正常的彎曲狀,呈收引狀態,那是足陽明胃經過處,反映出她脾胃功能較弱,而且寒氣較重。

她自訴本身容易胃痛,曾因減肥過度,引起內分泌失調,常覺有寒氣從腳衝上頭,手足冰冷。檢查她的腰以下部位,都是水腫的,證明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確實不好。

 

 例6:

譚女士因膝腫、屈伸不利來診。她曾被西醫診斷「膝關節退化」,其實她只有四十來歲!

最近病發追溯於4個月前踏單車撞倒,進行西診檢查說「一切正常」,但之後漸漸發覺膝蓋疼痛、腫大、活動度下降。

第一次診症時,左膝只能屈到90度,針灸第3次後,明顯改善。

要提醒大家的是,「指數」「照片」等沒問題,不等於真正沒問題。一般撞傷、扭傷後,必定要認真去處理。很多個案顯示,扭挫傷後處理不善,會有後遺症。我以前曾經看過一位病者,來診時用拐杖,連從座椅起身站立都需要兩分鐘。他二十年前曾經傷過髖關節,沒有處理好。最初只是類似風濕痛,結構失衡在日積月累下,二十年後連用拐杖走動的很困難。所以說,對於外傷千萬不要掉以輕心!

 

例7:

胡婆婆,因膝腫來診,來時走動不利。替她針灸出針後,水珠從針孔排出,邪有出路了,經過數次施針後,足腫減退,膝蓋疼痛減輕,走動能力顯著改善。

其實她幾個月前因同一問題來診,做過幾次針灸改善了狀況,她就自行停診。直至幾星期前膝痛又發,連走路都不行,才由孫子陪伴來診。

其實以她的情況,膝關節已經變形,就算針灸後消腫消痛了,仍需要做定期的保健針灸,每兩周1次,才能有效減低膝痛發作及延緩退化。如果有痛才處理,會造成病情反復及治療上的困難。

 

備註:以上圖片經過患者同意下拍攝,他們亦被知會照片會用作病案示範用途,張貼於本網站上,好讓其他患者可以參考得益──在此感謝他們。

 

和生中醫藥坊 註冊中醫王冰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