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婦女不孕求診的越來越多。診症時聽過無數個上一代婦女訴說想打胎打不掉的故事;現代婦女卻常因為胎動不安、難以成孕等來求診,那為何現代婦女就這樣難於成孕或胎兒不穩?
固然社會環境觀念改變是一個關鍵,以前的婦女十多歲就結婚生孩子,生到五十歲都很平常。這一代流行遲婚,生兒育女,貴精不貴多,往往過了三四十歲才生第一胎,不單錯過了最「黃金」的生育時機,更自危成為「高齡」產婦。
但是,很多人忽略了,身體結構狀況也是另一個主因。現代人不比上一代以勞力工作為主,足部肌肉脆弱,女性穿高跟鞋走路,腰盆更容易被拉歪。加上現代婦女以文職尤其對電腦的工作特別多,容易造成頸背肌肉緊張,日久甚至影響頸椎生理弧度。昨天看到一個中五女孩,她的頸部大椎位置隆起如小丘狀,即是所謂「富貴枕」,那個部位不問而知血液循環跟代謝都不良,頸向前伸,寒背含胸,這樣的體態肯定會影響到心肺功能,現在年輕還好,當年紀漸長,新陳代謝減慢時,問題就會逐漸浮現。頸椎問題跟生育似乎風馬牛不相及,但其實不然。頸椎病變跟腰骶相關,因為脊椎是一個整體,有它的生理弧度,任何部分的弧度改變或出現病變,進一步會影響到其他部位。頸椎差的人,腰骶關節也一定遲早出毛病。總之,無論是頸弱還是腳弱,都可以引致腰骶肌肉失衡,進而影響到盆骨歪斜,盆腔包含了子宮、卵巢等生殖器官。如果盆骨歪斜,生殖器官的神經管受壓迫,會影響到其功能,甚至形成懷孕困難或引致胎兒發育不良等情況。
盆腔裡面的子宮,是胎兒成長的地方,也是胎兒「先天」的住所。試想想,胎兒重要的臟器組織就在這間「屋子」裡面形成,假若母親的盆骨在正位置,「屋子」寬闊舒適,自然養分充足,胎兒出生後肯定比較健康;相反,若母親的盆骨是歪斜的,胎兒住在扭曲而充滿壓迫的「危樓」長達10個月,會形成怎樣的後果?
我有一位女病號,只有二十來歲,身體狀況卻跟年齡全不一致,「走過超市的冷藏櫃,我的腳也會凍得發麻。坐得太久就會腳部麻痺。」她平日常覺下身水腫,全身痹痛,覺有寒氣從足底上頭,容易頭暈。
「兒時有無跌傷過腰骶?」
「印象中沒有大跌過。」她透露,自小已經體弱多病。
「那可能真是先天不足。」
她是跟母親一起來診的,我問:「母親平日有無頸腰痛?」她母親才透露她本身的腰椎是側彎的,兩邊肌肉嚴重不平衡,「年輕時已經是這樣。」
所以說,想生孩子的,應該先修葺好「屋子」,才是最根本的要點。看見過一些女士,旦求懷胎,自己身體狀況不佳,腰肌失衡、盆骨歪斜,卻一味只知道「趕生」,這樣肯定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健康。要有健康的孩子,先要有健康的母體,把身體尤其是結構調整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,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