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案自述——-葉先生(頸肩疼痛)

葉先生 (化名) 自述診症經歷:

我是2010年12月因肩頸痛到王醫師處求診的。

我的肩頸背痛已有一段時間了,但自覺並不嚴重,而且只是偶然發作。病發時我曾做過物理治療,也試過針灸推拿,症狀是減輕了點,過了一段時間覺著好了也就沒再繼續。

不過那次實在痛得比較厲害,只要頭頸稍為向後仰天而望,就感到肩背刺痛難耐。更嚴重的,是吞嚥時都覺得肩背痛,如果打了個噴嚏就更是痛不欲生。那幾天天氣寒濕,我又剛去過牙醫處洗牙,折騰了一陣子,不知道是否因此觸發舊患。我記得曾在網上讀過王醫師關於針灸的幾篇文章,反正以往的治療效果不算明顯,所以就打電話去王醫師處求診試試。

王醫師除了處方外,還替我針灸推拿拔罐。推拿我是試過的,但王醫師的手法比較特別,說實在的,治療時是頗痛的,不過治療效果比以往明顯。她強調我是因為日常的姿勢不好致病,所以教我做拉筋運動。覆診了幾次,已經沒有大礙了,不過,因為我可以說是積勞成疾,所以要繼續治療。後來知道醫師除了運用傳統的手法外,還加入了結構治療等其他元素。她很強調我要每天拉筋,並隨著病情進展教我不同的拉筋方法。

我覺得這套姿勢不良導致筋骨毛病的說法有道理,正本清源的治療應該是改正姿勢,做拉筋運動,並配合醫師的手法矯正結構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筋骨毛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改善,王醫師的治療方法治標之外也能治本,所以至今我仍堅持繼續每週治療一次。

 

王醫師按:
作為醫者,最大的幸福是病人的信任和配合,並且看到病人的好轉。
葉先生於2010年底第一次來診,訴說右肩背痛3年,加重兩至三天,頭部向右轉時覺頸梗。另外,他右腕後伸時外側有扯痛感,腰患多年,左足跟痛,並偶有頭痛。
毛病雖多,但主訴在頸肩,所以先針對此作治理。
由於病者疼痛程度較甚,除針灸外,建議加上整筋治療。
對於局部疼痛患者,我一般會全身取穴,因為足部有重要的筋會穴陽陵泉,骨會絕骨,而且,從解剖學結構學來看,因為人體是整體,牽一髮動全身,一個部位肌肉緊張通常早有其他部位被累及。例如頸肩病變,腰骶部遲早也會出現相應症狀,因為上下必定會相互影響,若然頭痛針頭,腳痛針腳,治療效果往往有限。有人強調一兩針治病,固然有其神妙之處,但個人認為,針灸就如開方,應該整體兼顧。
治療頸椎病,我不主張用關節復位(Lock頸)法,因為實在太危險 (參考文章:為何疼痛?分享一些痛症的基本概念),而且容易反彈,我主要以手法放鬆肌肉,過程中按壓頸肩部肌肉,拉肩、壓肩,使過度收緊的肩膊肌肉放鬆,有時錯位關節可以自動復位 (參考病案:針灸整筋速解橈骨莖突腱鞘炎)。這套整筋手法,有別於傳統中醫的推拿法,比較深層地放鬆肌肉肌腱,使緊縮的肌肉組織重新調整,達至平衡。因為日久失修,肌肉多有粘連,要「解開」痙攣的肌肉、筋結及條索,治療過程當然很痛苦。
肌肉痛症患者多數是由於日常工作姿勢不良習慣引致,所以,必須在家中自行進行伸展運動,這樣才能抗衡日常勞損,讓治療更加顯效。
根據我的病案紀錄,葉先生治療到第三次後,到第四次覆診訴說頸背已經全無痛感,轉頸時只留有少許牽扯感。葉先生本身身體結構及筋骨毛病較多 (因為是扁平足患者),所以堅持每週一次來診,當作保健維修,自己也會經常練習各種伸展或保健運動,至今從未間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 註冊中醫師

 

▲相關文章:

【治療人體結構失衡──徒手結構整復療法 (手療法) 】

【頸椎病 (頸肩綜合癥/頸椎綜合癥 )】

 

▲相關病案:

【頸源性頭痛及高血壓(頸椎病) 】

【頸背僵硬引起反覆感冒難癒──須用針灸拔罐治療】

 【落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