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小姐(化名),經朋友介紹來治療暗瘡。
「這是內分泌失調。」我說。梁小姐不到30歲,膚色較黑,兩頷長了綠豆般大的痤瘡,其他皮膚上也隱約也看到一些遺留下來的暗紅色瘡印。而她末次經期是9月7日,再對上一次卻是6月份,足足推遲了三個月。
「偶然會遲來,但我都不加理會。這次更嚴重,一遲就3個月。臉上的瘡不停標出來。」
「大便怎樣?」這樣的皮膚,血液一定充滿毒素,如果排便不暢,就會在皮膚上反映出來。
「時常便秘,大便都是亁的,有時候粒狀。」果然。
「平日沒有吃蔬果嗎?」
她搖頭:「沒有吃蔬果的習慣。」
「完全不吃?」
她搖頭:「我是食肉獸。」
「難怪。」
「這樣有問題嗎,醫師?」
「當然有問題。你知道肉類吃進肚子裡會使血液變成酸性嗎?癌細胞就最喜歡酸性環境中生長。」
「不是吧?醫師妳不要嚇我!」她吃驚,按著胸口。
看看舌頭,舌暗紅,齒印,苔厚膩黃白。
「除了大便,腸胃還有其他問題嗎?」
「常常胃痛。」
「喜歡喝冷飲嗎?」
「經常。醫師,我這樣多暗瘡,可以吃龜苓膏嗎?」
「這不能亂吃呀!坊間龜苓膏配方,成分不明,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的,而且,治療暗瘡也不一定單單用清熱解毒法,要配合個別體質而定。吃了龜苓膏,可能一時見效,但時間一長可能會損傷脾胃,令問題惡化。」
「那我怎辦呢?」
「你脾胃差,脾的化濕功能下降了,加上不良飲食習慣,廢物堆積,成為濕毒,排便又不暢順,你的皮膚就在叫救命了。而且,常喝冷飲,也會傷子宮,女性最忌,尤其是行經期間,喝太多冷飲,氣血受冷凝結,更容易成瘀,日子有功,可能形成積塊,生瘤。」
她的飲食習慣嚴重失衡,要改變皮膚,就要從根本入手。
「多吃點蔬菜吧。不過你脾胃不好,所以,菜都要下薑片煮,水果方面,也要有選擇性,不能多吃寒凉的種類,如梨、柿子。另外,我開3服藥你,替你清毒去濕健脾,你下週來複診。」
一週後,她要上班,不能覆診,我電話問診,知道她皮膚情況有改善,但有少許受凉感冒。她著母親代為取藥,繼續治療。
昨天,正當準備脫下白袍離開診所時,粱小姐突然推門進來,說要覆診。
「醫師,太神奇了!暗瘡好了!再沒有新出的了!」她高興地說,我看她臉上暗瘡都稍平了,只留下暗瘡印--成效這樣快?她告訴我,原來她被我一嚇後,這幾星期以來,已經盡量少肉多菜,戒冷飲,徹底顛覆原本的飲食習慣。這樣配合治療,有決心、有行動力的病人,真是鮮有,我當然喜出望外。
「我連工作都辭掉了。找份室內工作,不用被太陽熏得皮膚烏黑黑的。這份工作下班時間太晚,影響休息。」她辭掉的是海洋公園的工作。
「臉上還有印,這樣吧,我替你調藥,去暗瘡印。另外,你上次經期是9月初,現在應該差不多要來經了,這次我用藥主要幫你調經。」
她開了5天藥,因為已經辭掉工作,她高興地告訴我,下週可以如期覆診了。
有諸內,形諸外。皮膚可說是內臟的一面鏡子,五臟六腑功能出問題,自然反應在皮膚上。中醫治暗瘡,是按照辨証施治原則,不是一味的清熱解毒。除了藥物外,嚴重或頑固個案,必須配合針灸治療。更重要的是,幫助病人去檢討其生活習慣。病出必有因,這個「因」不除去,就算藥物把病壓下去,終有一天會回來。所以,宜從根本生活著手,引導病人改變不良生活習慣,才是根本之道。像粱小姐這樣能積極配合治療的病人,是醫師最為樂見的,她的付出,當然有成果,治療效果肯定不只是加倍。
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 註冊中醫師
▲ 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