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~
2020年度三伏天灸已經開始接受報名 , 貼灸日期為:
初 伏︰2020年7月17 日 (五)
中 伏︰2020 年7月27日 (一)
末 伏︰2020年8月14 日 (五)
加強灸︰2020年8月24日 (一)
詳情請參閱以下海報:
2016-2017年度 三九天貼藥日期:
一九 ── 2016年12月21日 (三)
二九 ── 2016年12月30日 (五)
三九 ── 2017年01月08日 (日)
加強 ── 2017年01月16日 (一)
治療收費:
$ 600(3次),加強灸另加 $150
單次收費: $250/次
* 貼藥由王冰瑩醫師親自主理。
* 必須預約 (預約電話:96203132)
天灸療法適應症:
鼻敏感
氣管敏感
哮喘
胃痛
慢性泄瀉
經痛
不孕
腰膝肩頸風濕痛症
體虛易感冒,手足冰冷,容易疲勞等亞健康狀態
不適合人士:
兩歲以下小童
孕婦
哮喘急性發作期
糖尿病
嚴重心肺功能不足
皮膚容易對藥物過敏
天灸療法的由來:
天灸療法是傳統中醫學中一種獨特療法。在「三伏天」 以特製的中藥敷貼於穴位,功能行氣活血,溫補陽氣,健脾益肺補腎,並在冬季進行「三九天灸」,以增強三伏天灸 的療效,達至增強免疫力,改善亞健康狀態的目的。
2014三伏天灸療法 已經開始接受報名,日期如下:
初伏:7月18日 (星期五)
中伏:7月28日 (星期一)
末伏:8月07日 (星期四)
加強:8月17日 (星期日)
時間:10:00 am-8:00 pm
**如果在三伏天當天無法進行貼藥,仍可以在前後兩、三天內進行。
收費:720元 /4次 或
600元 /3次
名額:50名 ( 先到先得,額滿即止,請親臨交款作實 )
參考資料:
「天灸療法」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,它充分體現中醫學中重視「整體」和「天人合一」的觀念,分別利用冬至和夏至這兩個「至陰」和「至陽」的節氣時份施治,適用於常見的都市病,例如鼻敏感、哮喘、關節痛、胃病、痛經、不孕,也適用於體質虛寒,手腳冰冷、容易感冒的人士。
其中的「三伏天」療法,是以「冬病夏治」為原則,在全年陽氣最盛的日子中,以溫熱藥物外敷於特定穴位,激發經氣,調整臟腑,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,減低疾病在冬天的發病率。
天灸療法以連續3年為一完整療程,接受三伏天治療後,宜在三九天進行敷貼,以增強體質,改善過敏症狀。3歲或以上小童及成人若屬虛寒體質,均可接受此療法。
[相關文章]
大家好! 2013-2014三九天灸現已接受報名。貼藥日期是:
初九:2013年12月22日(星期日)
二九:2013年12月31日 (星期二)
三九:2014年1月8日(星期三)
加強:2014年1月17日(星期五)
**由於名額有限,如欲報名留位請即致電 (或 WhatsApp) 王醫師~
大家好!
三伏天灸將於本星期六 (7月13日) 開展。這次採用的新敷料,貼藥時間如下:
成人: 45分鐘 - 1小時
10歲以下小童:15 - 20分鐘
~ 敬請留意!
2013天灸療法 注意事項
1﹒凡皮膚敷貼外用藥易過敏、體質燥熱、嚴重心肺功能不足、肺結核、孕婦、兩歲
以下兒童,或天灸當天有發燒、急性炎症者,皆不宜進行天灸療法。
2﹒進行天灸治療前不宜過飢或過飽。天灸治療三天內忌食寒涼、生冷、辛熱、容易
致敏及油膩助濕的飲食 ( 如海鮮、牛肉、鵝、花生、蛋類、魚生、冷飲、煎炸食
物等 ),以免影響療效。
3﹒揭開敷貼後兩小時內不宜洗澡。當天不宜用冷水洗澡。
4﹒天灸穴位敷貼時間,一般成人為45分鐘-1小時,兒童為15分鐘。但個別皮膚
特別幼嫩士,若敷貼後感到灼痛,應提早脫去敷貼之藥物。
5﹒兒童作天灸穴位敷貼,家長應密切注意兒童皮膚情況。
6﹒貼藥後皮膚局部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。如有出現灼痛紅腫明顯、水泡者,可隨
時揭掉敷貼;並可塗以燙火膏減輕刺激、灼痛,但應避免抓破水泡,以防感染。
7﹒如遇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資料提供: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註冊中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