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~
我今次向大家介紹一些簡單手法, 對咳嗽或咽喉不適有舒緩效果, 亦可作為日常保健, 預防感冒或頭頸部不適~大家不妨一試~
注意: 1.每人體質存在個別差異 , 做任何動作出現不適, 應立刻停止, 並詢問相關專業人士~
2.以上手法只適用於一般防治, 如咳嗽嚴重或頭頸部已出現嚴重症狀, 請及早諮詢你的中醫師~
舒緩咳嗽1
舒緩咳嗽2
舒緩咳嗽3
舒緩咳嗽4
資料提供: 王冰瑩中醫師
去年舊病案一則──
盧先生,由他妹妹介紹來診。
「醫師,我咳O左好耐,好辛苦!」原來盧先生在雷雨警報當天,騎摩托車出差,淋雨後回家開始感冒,之後看西醫,發熱惡寒症狀消退,但一直咳嗽至今。 「晚上咳醒好幾次,咳到心口、小腹都扯著痛。根本不能入睡。早上試過咳到暈。」他這次發病用了6次抗生素,也曾經用擴張氣管藥,但都不能把病情減輕。
「痰的顏色和質地如何?」摸其脈,主要是沉脈,兩關浮,脈偏緩。脾肺偏虛。
「平日有胃痛嗎?」 「胃氣很厲害。」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由問診印證,盧先生平日好吃冷飲,傷及脾胃,此點脈象也有反映。
盧先生這次咳嗽,乃由於外感而起,在大雨下戶外工作,寒濕驟從皮毛入侵,以致肺失宣肅,胸悶,咳逆;肺氣通調水道的功能受阻而生痰濕,加上脾失健運,使痰濕久滯難排,久咳不癒。摸脈時我又注意到他兩手冰冷如水濕。
「平日都是怕冷,容易出汗嗎?」 「汗較多,時常手腳凍。」可見其平日陽氣偏虛,腠理不固,故津液容易外溢。
「你的情況是因為淋雨,肺傷於寒所致。我替你溫肺化飲止咳,先吃3服藥。三天後再來覆診吧!但緊記,要戒吃生冷、刺激、煙酒、甜食。」
三天後來診,訴說:「痰較易出,胸腰痛已大減。」前方有效,大致守方,再進4劑。四天後來診,咳嗽已大減,沒有胸腰痛。咽癢如有痰梗塞,稍稍調整藥方,加半夏厚樸湯,再進3劑。
本來囑咐他三天後再來診。三天後接到他來電:「醫師,我已經完全沒有咳嗽,今天就不來診了,謝謝妳!」
總共服藥10劑,愈。
其實如他這樣的感冒咳嗽,早點來服中藥,就不用受欬逆之苦。要知道,肺屬金,為腎之母,咳久不單傷肺,也會傷腎氣,使元氣大傷,所以有咳者,不可輕視,應及早治理。大眾相信西藥效速,但其實中醫在治理咳嗽、哮喘等疾病,早已累績起非常豐富的經驗,而且不是單單止咳化痰,而是針對個別體質差異去調理,這點是中醫的強項。
順帶一提,肺為五臟六腑的第一關口,因為位於胸腔,覆蓋五臟六腑之上,位置最高,有「華蓋」之稱。肺外合皮毛,主呼吸,與大氣直接相通,故外邪侵犯人體,無論從口鼻吸入,還是由皮膚侵襲,首先犯肺。肺為「嬌臟」,不耐寒熱,只要受寒受熱就容易出狀況。
中醫強調,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正氣不足所以容易受邪所侵。平日要注意保養,尤其不要貪涼飲冷,出汗後不要立刻吹風,要切底抹乾──好好保存體內正氣,就可減低受邪機會,就算受邪後也會較快痊癒。
[相關病案]
[相關文章]
盧先生,兩周前由他妹妹介紹來診。
「醫師,我咳O左好耐,好辛苦!」原來盧先生在雷雨警報當天,騎摩托車出差,淋雨後回家開始感冒,之後看西醫,發熱惡寒症狀消退,但一直咳嗽至今。
「晚上咳醒好幾次,咳到心口、小腹都扯著痛。根本不能入睡。早上試過咳到暈。」
他這次發病用了6次抗生素,也曾經用擴張氣管藥,但都不能把病情減輕。
「痰的顏色和質地如何?」
「好像口水一樣的。堵在胸口,好難咳出來。」痰雖黏,但色為白,其痰本屬寒,但痰液煎熬日久,化稠難出。
摸其脈,主要是沉脈,兩關浮。脈偏緩。脾肺偏虛。
「平日有胃痛嗎?」
「胃氣很厲害。」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由問診印證,盧先生平日好吃冷飲,傷及脾胃,此點脈象也有反映。盧先生這次咳嗽,乃由於外感而起,在大雨下戶外工作,寒濕驟從皮毛入侵,以致肺失宣肅,胸悶,咳逆;肺氣通調水道的功能受阻而生痰濕,加上脾失健運,使痰濕久滯難排,久咳不癒。
摸脈時我又注意到他兩手冰冷如水濕。
「平日都是怕冷,容易出汗嗎?」
「汗較多,不特別怕冷,但時常手腳凍。」可見其平日陽氣偏虛,腠理不固,故津液容易外溢。
「你的情況是因為淋雨,肺傷於寒所致。我替你溫肺化飲止咳,先吃3服藥。三天後再來覆診吧!但緊記,要戒吃生冷、刺激、煙酒、甜食。」
三天後來診,訴說:「痰較易出,胸腰痛已大減。」前方有效,大致守方,再進4劑。
四天後來診,咳嗽已大減,沒有胸腰痛。咽癢如有痰梗塞,稍稍調整藥方,加半夏厚樸湯,再進3劑。本來囑咐他三天後再來診。三天後接到他來電:「醫師,我已經完全沒有咳嗽,今天就不來診了,謝謝妳!」
總共服藥10劑,癒。
其實如他這樣的感冒咳嗽,早點來服中藥,就不用受咳逆之苦。
要知道,肺屬金,為腎之母,咳久不單傷肺,也會傷腎氣,使元氣大傷,所以有咳者,不可輕視,應及早治理。
大眾相信西藥效速,但其實中醫在治理咳嗽、哮喘等疾病,早已累績起非常豐富的經驗,而且不是單單止咳化痰,而是針對個別體質差異去調理,這點是中醫的強項。
順帶一提,肺為五臟六腑的第一關口,因為位於胸腔,覆蓋五臟六腑之上,位置最高,有「華蓋」之稱。肺外合皮毛,主呼吸,與大氣直接相通,故外邪侵犯人體,無論從口鼻吸入,還是由皮膚侵襲,首先犯肺。
肺為「嬌臟」,不耐寒熱;只要受寒受熱就容易出狀況。
中醫強調,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正氣不足所以容易受邪所侵。平日要注意保養,尤其不要貪涼飲冷,出汗後不要立刻吹風,要切底抹乾汗水──好好保存體內正氣,就可減低受邪機會,就算受邪後也會較快痊癒。
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註冊中醫師
© 2025 和生中醫藥坊.
Made with by Graphene Them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