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的警報訊號——解構疼痛

「疼痛」是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

現代社會「痛症」越來越年輕化——十多歲的青年人已經患上頸椎病、三十歲不到出現「五十肩」(肩周炎),這些情況並不少見。
慢性痛症之所以發生,主要的根由在於肌肉、筋膜緊張、收縮,引致局部血流不足或阻塞,代謝不良、廢物堆積,局部就會發生炎症、疼痛,這些緊張狀態發展至嚴重時,甚至可以影響骨骼和關節,造成各種人體結構形態失衡,從而影響到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,形成各種慢性疾病。


初起的疼痛只是一個訊號,告訴你你的身體需要「調整」、「放鬆」。
如果不加理會,緊張的肌肉和筋膜不能得到適時、適當的放鬆,就會出現各種更嚴重的「內傷」

造成我們的肌肉、筋膜緊張的原因是甚麼?

可能我們不察覺,以下原因確實會造成我們的肌肉、筋膜緊張﹕
◎精神緊張、情緒不安﹕精神壓力、負面情緒會啟動我們身體的「警報系統」,引起賀爾蒙
各種變化去應付「非常狀況」,但長期緊張、壓力會使「警報系統」沒法「關閉」,擾亂身
體的平衡,這種異常狀態常常通過骨骼肌以及體內器官的肌肉、筋膜緊張表現出來,久而
久之,引起不同部位的疼痛。
◎受寒受濕﹕寒邪、濕邪皆屬於「陰」,兩邪容易相合,阻滯氣機血脈的運行流動。如淋雨、
吹空調、久住濕地,皆為容易為「外寒」、「外濕」侵襲,耗傷陽氣,氣血不通或不能得到
正常養份,均會發生疼痛,即中醫所說的「不榮則痛」、「不通則痛」。
◎飲食生冷食物﹕寒、濕可從「口」而入,好吃生冷、甜膩食物,如魚生、冷飲、牛奶等,
容易引致脾胃損傷、運化失常,產生「內寒」、「內濕」,影響人體氣血運行,並且使肌肉、
筋膜收緊,引起疼痛。
◎長期不正確的生活/運動姿勢習慣/經常負重﹕均會影響肌肉、筋膜收縮,日久勞損,引發
疼痛。
◎老化﹕「骨正筋柔,氣血自流」,但隨人體逐漸老化,如果平日沒有進行正確的、規律的伸展運動,筋就會自然地縮短,經絡自然不通暢,慢慢形成各種「疼痛」及活動受限。

 

如何回應身體的警號

當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出現疼痛,切不可輕視,因為這只是一個警報,提醒你要開始處理問題。試想想,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設若「外部」的肌肉筋膜經絡出現問題,「內部」的臟腑能不受波及嗎?那只是遲早的問題。

 

要保持健康,就先要保持「骨正筋柔」的狀態,要保持這狀態,先要使肌肉和筋膜保持放鬆。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,消除導致肌肉和筋膜緊張收縮的各種因素,例如少吃生冷,少吹空調,培養正確良好的姿勢習慣,多做適當的伸展運動等。


當然,肌肉筋膜已經收緊、深受痛症困擾的患者,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。
中醫治療痛症,可以採用針灸、整筋推拿、拔罐、內服中藥等多種手段,使緊張的肌肉和筋膜得以放鬆,具有疏通經絡、改善氣血供養,消除疼痛的效果。


當外在的肌肉和筋膜得到放鬆後,人體較為容易恢復到平衡狀態,對於保持身體內部健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。

 

和生中醫藥坊  王冰瑩註冊中醫師

▲相關文章:

【為何疼痛?分享一些痛症的基本概念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