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 兒科

中藥針灸治療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 (三)

 

十三歲的淇淇,在八、九歲的時候,被診斷有「專注力不集中」問題,而「多動」情況並不顯著,服用西藥一年停藥。

之後,淇淇曾在某醫院中醫門診部針灸大半年,每周2-3次,但效果不顯著,現已停針。

5月下旬,淇淇父母梁先生帶她淇淇來診。

「以前做針灸的那段時間稍有改善,但針的次數減少後又反彈﹒﹒﹒﹒﹒﹒我們想換換醫生試試,剛好在網站上看到妳治療相關病案的資料,希望妳能幫到她﹒﹒﹒﹒﹒﹒」梁太指淇淇的理解力比較差,容易對家人發脾氣。淇淇自小有鼻敏感,平日容易胃痛,怕冷,多夢。

「淇淇願意吃中藥嗎?按照她的狀況,從中醫角度來看都是先天不足,我建議她針藥一起用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」

「可以。」

開藥3天,調補肝腎,並化濕健脾,少輔鎮靜安神。

因為淇淇已有大半年的針灸治療經驗,第一次針灸,很熟練地躺在床上擺好位置給我下針。

「是不是針16針呢?」她好奇地問。

「???」

「我以前針灸都是16針的。」

「你是說,你針灸半年,每次都是16針?」

「嗯嗯。」

「每次都是同樣部位?」

「嗯嗯。」

「那妳針的是甚麼地方?」

她起身指示身上幾個地方。我明白,大診所有自己的規範,但針灸一如開方,講求配搭調整,總不成一條方子用半年而毫不更動!我沉吟一下,只好說:「這樣,我針的方法有點不同。我每次下針的部位都有點不一樣。有時候針前面,有時候針後面,要是乎妳的身體情況而定。所以,不一定是16針呢。」

我著她躺下來,先針手腕內側心經神門穴──心乃君主之官,主藏神,人的精神意識活動都與它有關,故取此穴,可瀉心火、安定心神,兼能助眠。傳統中醫認為「心」事情志活動的主宰,總統魂魄意志,並把現代「腦」的功能歸諸於「心」,神智相關疾患多取心經或心包經穴位。淇淇以前未針過這穴位,顯得有點緊張,一針下去,她就喊手麻。

「不用擔心,深呼吸一下就沒事了。」我繼續取足三里、三陰交、太衝、太溪等穴,整體調補肝脾腎。

「有沒有針過肚子?」

「沒有!要針嗎?我好怕!」

「不用擔心,比起手腳,針肚子一點都不疼。已經進針了。」取汽海、關元,補其元氣。

最後才取頭部穴位四神聰,鎮靜安神,醒腦開竅。

 

四天後覆診,訴說上次針灸後,感覺非常疲倦,「連續睡了3天!」梁太說。

疲倦,代表身體開始在調整,正如車子要開動,自然需要汽油,在人體來說,就是需要能量,所以,一般針灸後、身體開始調整時,會感到特別疲倦,需要更多休息好讓身體去重整。我囑咐她多休息,多喝水,就會恢復過來。

第四診後,淇淇要準備考試。但家人仍然十分支持,差不多每次都是父母一起帶她來診,每周兩次針,隔天服中藥,並無間斷。

準備考試期間,淇淇鼻敏感發作,加祛風通竅藥物。

第八診,正值考試期間,需要集中精力溫習,我正好評估一下治療進度,問淇淇:「妳近日溫習情況怎樣?」

「每天都溫到很晚。」

「妳感覺做治療後對妳的集中力有幫助嗎?」

「有。」

「怎樣的幫助?具體些說,以前的集中力能維持多久?跟現在有何分別?」

「以前﹒﹒﹒﹒﹒﹒看書半小時就打打瞌睡,現在溫習3小時都不感覺累。」

──有沒有這樣誇張?我向梁太求證:「她的補習姐姐怎樣說?」

「補習姐姐讚她有進步,有明顯改善,還叫我讓她繼續做治療。」

治療8次就有這樣成效,我們當然很欣喜。但淇淇似乎很緊張成績,溫習遲睡,發鼻敏感。

「不要太大壓力。出來的成績怎樣不要緊,只要盡了力就好。」我說。

針灸怎樣幫助改善專注力不集中,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。

據醫學硏究顯示,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患者跟其前額葉部份、前扣帶皮質活動量不足有關。

額葉的職責主要是執行和編排各種動作和行為,前扣帶皮質跟專注力有密切關係。

臨床醫學研究指出,患者前腦額葉皮層較一般同齡小孩有成熟遲緩的情況出現,但在運動皮質區卻有早熟現象,這正解釋了為何患者有專注力不足伴隨活動量過度的病徵。

由於前額葉功能不佳,血流慢,葡萄糖代謝差,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等失調 , 造成這個區域原本的行為抑制、抗拒分心、控制活動等功能無法發揮 。

傳統中醫認為,腎主骨生髓、心藏神,智力問題多涉及此二臟。針灸對人體各臟腑組織、系統功能具有整體調整作用,而頭部針又能直接刺激大腦皮層,促進血流、刺激和增加額葉和前扣帶皮質的活動量,從而改善患者專注力,減輕病情所引發的影響,促使人體啟動自我調節系統,調節相關的物質分泌──這些都是針灸能提升注意力的機理。

除了多動症、注意力不集中外,自閉症讀寫障礙小兒發育遲緩等,都可藉針灸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。

 

和生中醫藥坊 王冰瑩 註冊中醫師   

 

▲相關文章:

【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(兒童多動症/ 過度活躍症/ ADHD)】

 

▲相關病案:

中藥針灸治療「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」 

針灸治療「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」(續篇)  

 

中藥針灸治療「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」(續篇)

 

六月底,樂而由母親帶來診治。 (詳見前文)
 七月初,樂而開始了針灸療程,每週3次,隔天服用中藥。
一般過動症兒童在針灸8-10次左右後,行為表現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。
七月底,樂而仍然有情緒不穩情況,但她母親發現,樂而在「表達力」和「思考力」兩方面都有所提高

「以前跟她說話,她有很多時候是答非所問,好像沒有消化過『問題』就回應你,但現在向她提問題,她答得『有紋有路』,你知道她是『明白』了你的問題,經過思考才給回應,對答反應比治療前明顯不一樣。」

八月初,母親述說﹕「眼神接觸有明顯改善,以前會避開對方的目光,不會正眼看著人說話,現在懂得跟溝通對象眼神接觸。」

「最明顯、最快速的見到的是睡眠明顯改善。以前她根本不懂得『疲倦』,精神亢奮,晚上一兩點鐘都不想睡覺,要多番督責才勉強上床去——每晚我就跟她這樣糾纏!治療後似正常人一樣,懂得疲倦了,現在晚上十二點前已經可以自動自覺上床睡覺。」可見中藥及針灸治療確有效降低她大腦的興奮性,增長了睡眠時間──這點很重要,因為有合理的作息、有足夠的睡眠,才能從長遠而言幫助她的大腦生長發育,對改善她的專注力有莫大助益。

 

治療策略方面,如前文所述,先以潛陽滋陰、安神開竅中藥,讓她的睡眠得到改善;之後用平肝補心脾腎藥物為主,酌加安神化痰開竅之品,因為考慮到像樂而這種情況,有著先天不足的重要因素存在,在睡眠改善後,就以補心腎,安神定志為要。

針灸治療方面,最初以取頭針為主。

在許多研究中發現,過動兒的腦前額葉和小腦跟正常兒童有所區別。前額葉皮質參與控制衝動反應、理解資訊及社交訊號;小腦則參與肌肉協調及較高級的思考技巧。腦部的化學物質的平衡會影響情緒、行為、思考和注意技巧等。

頭針的主要理論依據,除了傳統的臟腑經絡理論外,更是依據大腦頭皮層的功能定位在頭皮的投影取穴,所以,頭針能協助調節腦部的化學物質,使之趨於正常程度,從而改善專注力。

之後,待樂而習慣了頭針,我嘗在手部心經穴位扎針(取「心藏神」之意),但縱使不留針,她也很懼怕,所以,經過幾次後,我改以推按頭皮及耳穴取代體針,直接刺激頭皮及臟腑(耳朵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反映)。頭部主要取四神聰、百會、率谷等穴。第一次按至她耳朵赤紅、頭部發熱,大呼疼痛。之後每次按頭她都大呼小叫,但至少不如扎體針般抗拒。

每次她說怕痛表示不要按頭皮,我就問她﹕「我給你選擇,你寧願扎手針還是按頭皮?」

「按頭皮!」她不假思索地回答,然後乖乖合作,讓我按壓。

樂而的母親非常積極能幹,全職主婦,一手一腳照顧兩個女兒。不少家長很容易忽略多動症,以為孩童長大以後會自然痊愈,以致延誤了治療良機,但樂而的母親自從發現女兒患上此病後,就一直想盡方法幫助女兒。

「幫得她幾多就幾多,總不能一生吃西藥控制病情吧!也不知道那些藥物長期服用會造成哪些損害……可惜以前不知道中藥和針灸可以幫助她,如果早兩三年開始做就好了。」她一直以來帶著樂而參加許多小組訓練,「走過很多冤枉路。現在才知道針灸治療這回事。」

 

暑假期間,樂而一星期針灸3次,配合內服中藥。基本上,純用中醫治療後的日常生活情況令母親滿意。

開學後,樂而不能隔天來做治療,但母親仍然堅持一星期針灸2次,隔天服用中藥。

樂而的合作性也增加了,反映在生活小節上。
「以前洗澡,要玩水至少大半個鐘。她跟妹妹洗澡一次,兩人要用一個鐘!你知道嗎,我們家只有四個成員,但水費每月平均是400元呀!你可以知道她們玩水有多離譜。治療後合作性確是增強了,現在15分鐘以可以走出浴室,不會執著玩水,省卻不少水費!」

「我發現她一些小動作減少了,給人感覺是安定了。」母親提起這點,姑娘也似有發現的說:「樂而近來沒有習慣性搖腿了!」因為樂而在診所參加了溝通訓練小組好幾年,姑娘對她的觀察自然比我深入。

「還有這幾個月竟然增磅了!她有好幾年未增過磅,只是不斷標高……」母親喜孜孜地報告著──這些瑣碎細項的改變,對我們卻意義重大,一點一滴的進展,都使我們感到鼓舞。

 

直至十月中,因為要應付考試,母親給樂而再服用西藥,「以目前情況,她的注意力仍未改善到可以應付考試的程度,她這兩週時在需要高度精神集中應付考試,考試成績對分班有影響,所以﹒﹒﹒﹒﹒﹒」非常時期,非常手段,我也理解母親的做法。

在重新服用西藥的兩週裡,母親仍然堅持每週帶樂而來針灸1次及服用中藥。

 

考試後,母親立刻給樂而撤掉西藥,只靠中藥及針灸治療。
初初撤西藥,樂而明顯有反彈情況,「一些以前的小動作,如搖腿、大叫吵鬧等,再次出現……」,但經過一週的中藥加針灸調整後,情況已經穩定下來。

現在的情況是,治療繼續,堅持治療……

但我們期望有一天,樂而可以像正常人一樣,自我管理、自我照顧,可以完完全全地脫離任何藥物、治療,美好地成長……

 

和生中醫藥坊  王冰瑩註冊中醫師

 

▲相關文章:

【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(兒童多動症/ 過度活躍症/ ADHD)】

 

▲相關病案:

中藥針灸治療「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」 

中藥針灸治療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 (三)

 

小兒遺尿

 

「小兒遺尿」又稱「尿床」,指3周歲以上小兒睡中小便自遺,醒後方覺的一種病症。若遺尿長期不愈,兒童在心理上容易產生自卑感,甚至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。本病屬於中醫「遺溺」範疇。

 

【病因病機】
小兒遺尿多屬功能性,是由於大腦皮層及皮質下中樞的功能失調引致。引起功能性遺尿的常見原因是精神因素,因而多見於易興奮、膽小、被動、過於睡眠過深的兒童。部分遺尿小兒有家族性傾向。
中醫認為,遺尿的發生主要與膀胱、腎脾肺臟腑有關。小兒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,臟腑功能未成熟,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致肺脾腎功能失常,水液代謝、固攝障礙而致病。本病發作或因先天不足,腎氣不足,不能封藏,或因後天失養,脾肺氣虛,或因濕熱內蘊,下注膀胱,亦可因情志失調,受驚,博取注意等致病。

 

【臨床症狀】
1﹒三歲以上睡眠中小便經常自遺,少則每周1-2次,多則每日必遺,醒後方知。
2﹒遺尿可間斷性發生,有時可自行停止一段時間,亦可連續數年發病。
3﹒排除尿路感染、蟯蟲、脊柱裂、脊髓炎、脊髓損傷、癲癇、大腦發育不全、腦炎後遺癥、尿路畸形等病所致的遺尿。
3歲以下嬰幼兒因經脈未盛,氣血未充,臟腑未堅,對排尿的自控力較差,若未養成排尿的正常習慣,也可引起遺尿。而三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因白天嬉戲過度,過於疲勞,突然受驚,或睡前多飲,引起一、兩次暫時性遺尿,過後又如常者,不屬於病態。

 

【常見証型】
1﹒腎氣不足:睡中遺尿,醒後方覺,每晚1次以上,小便清長,神疲乏力,肢冷畏寒。舌淡,苔白滑,脈沉無力。
2﹒肺脾氣虛:睡中遺尿,白天尿頻,經常感冒或咳嗽痰喘,或氣短自汗,面色少華,四肢無力,納呆,便溏。舌淡,苔薄白,脈沉細無力。
3﹒心腎不交:夢中遺尿,寐不安寧,煩躁,白天多動少靜,或五心煩熱,形體較瘦。舌尖紅,苔薄黃,脈沉細數。
4﹒肝經郁熱:睡中遺尿,小便黃而量少,急躁,夢多,手足心熱,面赤唇紅,甚或目赤,口可多飲。舌紅,苔黃,脈弦數。

 

【治療方法】
1﹒中藥治療:
主要依據寒熱虛實用藥。虛寒者多責諸腎,實熱者多責諸肝。用藥方面,下元虛寒者,以溫補腎陽為主;脾肺氣虛者,健脾益氣;肝經濕熱者,瀉肝清熱。本病服用中藥一般在1-3個月內多能見效。下焦虛寒者可配合外敷法:以補骨脂、附子各3錢,研末,混和搗爛的生薑,覆蓋肚臍,定時換藥。
2﹒針灸治療:體針取關元、氣海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、印堂,每次2-3穴,可配足三里。耳針取腎、膀胱、皮質下,丸壓法,兩耳輪替。
3﹒推拿治療:揉丹田,摩腹20分鐘,橫擦腎俞、八髎,以微微發熱為度。

【日常護理】
1﹒養成良好習慣:自幼兒期開始,培養按時排尿的習慣,臨睡前令小孩排空小便。平日注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例如勿讓小孩遊玩或興奮過度,以免疲勞貪睡;注意控制小兒晚上的飲水量,減少攝入水分;讓小兒夜間睡眠時保持側臥位;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等。
2﹒注意飲食:腎氣虛寒的小童不宜進食生冷、寒涼的食物,以免更傷脾腎;濕熱証者不宜煎炸油膩食物。
3﹒疏導情緒:經常遺尿的小兒多有較大的心理負擔或羞恥感,家長切忌怪責打罵;應從旁疏導、鼓勵,以確立他們對治療的信心。

 

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(兒童多動症/ 過度活躍症/ ADHD)

 

  「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」 (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,ADHD),俗稱「過度活躍症」「兒童多動症」,是一種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症,多見於兒童;中醫認為屬於「躁動」、「健忘」等範疇,主要由於先天不足,後天失調,以致逐漸形成臟腑功能失常,陰陽失調而發病。
 [病因病機]
「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」約在6歲前起病,患病者男孩多於女孩。本病病因尚未清楚,目前提出的有:
1﹒遺傳:如病孩家庭成員中年幼時有相同情況的佔2-3成。
2﹒腦部損傷:如圍產期窒息、顱內出血、中樞神經系統感及外傷後。
3﹒腦內神經地遞質的代謝障礙:多數過動兒腦中的化學物質有失衡的現象,例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均較常人為低。多巴胺負責傳遞腦部發出的訊息,與運動功能、注意力和記憶相關。血清素則可影響情緒的控制、睡眠及攻擊行為。
中醫認為,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,生機蓬勃,屬純陽之體,陽氣偏盛,相對來說也呈現陰不足的現象。陰陽協調是人體保持神志正常的必要條件,如果神不寧,魂不安,意不固,志不堅,就會出現神志異常的表現。

 

[臨床表現]
1﹒多動多語,變化莫測:小兒時期尤為明顯,隨年齡增長,過度活躍現象逐漸減少。
2﹒注意力不集中:主動注意減弱,被動注意亢進;容易分心。
3﹒學習困難:患兒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,但注意力不集中,可造成學習困難,部分患兒記性較差,讀寫困難,缺乏組織能力,表達困難,社交能力低落等。
4﹒認知功能障礙:個別表現為不能區別左右,或有倒寫、倒讀,或有聽力低下。

5﹒行為問題:自制力不足、衝動任性,煩躁易激動,情緒不穩,提出的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,否則就會產生情緒反應;做事易拖延,缺乏耐性。
6﹒體格檢查無明顯的神經統陽性體徵,個別有動作不協調的表現。
以上特徵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者須加注意。一般而言,輕度的ADHD的症狀會隨著兒童長大而減退,但有些中、重度的ADHD之注意力渙散及自制力弱等症狀則會延續到青少年及成年期。

 

[常見証型]
1﹒腎陰不足証:衝動任性,神志渙散,爪甲不榮,五心煩熱或面頰發紅,舌紅,苔少,或無苔,脈細數或弦細數。
2﹒心脾氣虛証:神思渙散,注意力不能集中,神疲乏力,食差, 形體消瘦或虛胖,多動而不暴戾,多語而激昂,健忘,失眠,多夢,語言遲鈍,舌淡,苔少或苔薄白,脈虛弱。
3﹒濕熱內蘊,痰火擾心:多動多語,煩急多怒,衝動任性難以制約,神思渙散注意力不能集中,胸悶納呆,痰多口苦,口渴多飲,便乾溺赤,苔黃膩,脈滑數。

 

[治療方法]
「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」主要表現為注意渙散、過度活躍、衝動任性、情緒不穩和學習困難,智力一般沒有問題。中醫治療本病時多以針藥並施,以能全面調理兒童體質,並改善睡眠不佳遺尿、汗多、易驚等相關症狀。
1﹒中藥治療:
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,兒童多動症是以虛証和裏証為主,是虛為本,實為標。中藥治療仍以辨証論治要,主要為培補肝脾腎,寧心安神,或清熱或祛痰,標本同治。
2﹒針灸治療:
主穴:內關、太衝、大椎、曲池。
配穴:注意力不集中加百會,四神聰、大陵;行為表現活動過多配心俞;情緒不穩加神庭、膻中、照海;瀉法,隔日一次,10次為一療程。
3﹒耳穴治療:
腦幹、皮質下、腎等,丸壓法,每周2次,左右耳交替,每天按壓5次,每次1分鐘;15次為一療程。
4﹒行為治療:
陽性強化:達到要求後給予讚揚或物質獎勵;當出現不良行為後,家長表示不快或對其不良行為不予理睬。平日注意幫助患兒建立新的、良好的行為。獎懲的方法要配合個別差異,以做到確實有效,要以鼓勵為主。對孩子提出各項要求時語句要簡短清晰,指示明確。
5﹒家庭治療:
家裏有多動症患兒,也常常會導致家長與子女間關係緊張,故在採取防治措施時,其他家庭成員宜接受諮詢。

 

[日常調護]
1﹒平日安排適度的體育活動,以疏泄孩子過剩的精力,並加強協調性訓練。
2﹒生活規律化:家長督促患兒遵守作息制度;在兒童吃飯、做作業時,家長要控制環境,讓他們能專注於完成手頭上的工作,以培養患兒的專注力。
3﹒注意飲食:兒童多動症患者忌食含有水楊酸鹽類的食物,如番茄、蘋果、橘子和杏子水果。有研究指出,飲食中的一些香精、胡椒油等調味劑的食用與多動症的引發有關,例如可樂、果子露及即食麵等具添加劑調味劑的各種食品。高糖飲食也可以引起多動症。高糖飲食會使兒茶酚胺等神經遞質分泌不足,從而引起多動。應盡量避免使用含鉛食具,不吃受到鉛污染的食物,像貝類、爆米花等,也不要飲用含酒精的飲料,以免促進消化道對鉛的吸收。
患兒還宜多食富含卵磷脂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,食用蛋黃、豆製品、全穀類、魚、蔬果等,對多動症兒童也是有益的。

 

▲相關病案:

【中藥針灸治療「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症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