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: 結構

身體的警報訊號——解構疼痛

「疼痛」是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

現代社會「痛症」越來越年輕化——十多歲的青年人已經患上頸椎病、三十歲不到出現「五十肩」(肩周炎),這些情況並不少見。
慢性痛症之所以發生,主要的根由在於肌肉、筋膜緊張、收縮,引致局部血流不足或阻塞,代謝不良、廢物堆積,局部就會發生炎症、疼痛,這些緊張狀態發展至嚴重時,甚至可以影響骨骼和關節,造成各種人體結構形態失衡,從而影響到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,形成各種慢性疾病。


初起的疼痛只是一個訊號,告訴你你的身體需要「調整」、「放鬆」。
如果不加理會,緊張的肌肉和筋膜不能得到適時、適當的放鬆,就會出現各種更嚴重的「內傷」

造成我們的肌肉、筋膜緊張的原因是甚麼?

可能我們不察覺,以下原因確實會造成我們的肌肉、筋膜緊張﹕
◎精神緊張、情緒不安﹕精神壓力、負面情緒會啟動我們身體的「警報系統」,引起賀爾蒙
各種變化去應付「非常狀況」,但長期緊張、壓力會使「警報系統」沒法「關閉」,擾亂身
體的平衡,這種異常狀態常常通過骨骼肌以及體內器官的肌肉、筋膜緊張表現出來,久而
久之,引起不同部位的疼痛。
◎受寒受濕﹕寒邪、濕邪皆屬於「陰」,兩邪容易相合,阻滯氣機血脈的運行流動。如淋雨、
吹空調、久住濕地,皆為容易為「外寒」、「外濕」侵襲,耗傷陽氣,氣血不通或不能得到
正常養份,均會發生疼痛,即中醫所說的「不榮則痛」、「不通則痛」。
◎飲食生冷食物﹕寒、濕可從「口」而入,好吃生冷、甜膩食物,如魚生、冷飲、牛奶等,
容易引致脾胃損傷、運化失常,產生「內寒」、「內濕」,影響人體氣血運行,並且使肌肉、
筋膜收緊,引起疼痛。
◎長期不正確的生活/運動姿勢習慣/經常負重﹕均會影響肌肉、筋膜收縮,日久勞損,引發
疼痛。
◎老化﹕「骨正筋柔,氣血自流」,但隨人體逐漸老化,如果平日沒有進行正確的、規律的伸展運動,筋就會自然地縮短,經絡自然不通暢,慢慢形成各種「疼痛」及活動受限。

 

如何回應身體的警號

當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出現疼痛,切不可輕視,因為這只是一個警報,提醒你要開始處理問題。試想想,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設若「外部」的肌肉筋膜經絡出現問題,「內部」的臟腑能不受波及嗎?那只是遲早的問題。

 

要保持健康,就先要保持「骨正筋柔」的狀態,要保持這狀態,先要使肌肉和筋膜保持放鬆。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,消除導致肌肉和筋膜緊張收縮的各種因素,例如少吃生冷,少吹空調,培養正確良好的姿勢習慣,多做適當的伸展運動等。


當然,肌肉筋膜已經收緊、深受痛症困擾的患者,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。
中醫治療痛症,可以採用針灸、整筋推拿、拔罐、內服中藥等多種手段,使緊張的肌肉和筋膜得以放鬆,具有疏通經絡、改善氣血供養,消除疼痛的效果。


當外在的肌肉和筋膜得到放鬆後,人體較為容易恢復到平衡狀態,對於保持身體內部健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。

 

和生中醫藥坊  王冰瑩註冊中醫師

▲相關文章:

【為何疼痛?分享一些痛症的基本概念】

 

為何疼痛?分享一些痛症的基本概念

 

現代人都市人,因為生活、姿勢習慣等關係,痛症都會提早出現。幾歲的人兒天天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,由小學算起,要背上多少重量?腰背肩膀脊骨要受多少重壓?加上打機打電腦的低頭曲背等姿勢,學校又不重視運動課堂,種種原因,都可以形成現代人筋骨肌肉提早退化!我以前唸書時,到了預科才有LOCKER配給,同學留書在課室,一旦被發現,會受到處分。現在回想,這種政策實在,不人道,不利於發育。

 

「醫師,我的情況是筋有問題,還是骨頭出問題?」很多來治療痛症的病人都有這種疑問。

其實,大部份都是肌肉先出現問題,然後波及骨頭關節。想想,那是當然的事情,為何本來無痛無痹的人,會出現疼痛癥象?除了先天毛病外,一副好好的骨頭,為何會「錯位」呢?就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,或者重複某種動作,使肌肉長期繃緊,把關節、骨頭也牽拉錯位了,而骨刺,更是奇妙人體的保護機制之一:因為肌肉繃緊,要把骨頭拉歪了,骨頭要加強力量,增生骨質來保護機體,使錯位不再加重,所以,歸根究底就是肌肉先出現問題。骨刺很多人也有,但不一定造成疼痛,但當肌肉長期勞損緊張,周圍組織血液流動不暢,廢物堆積會造成阻塞,產生無菌性炎症,便會造成問題。中醫幾千年前就發現這道理,知道「不通則痛」,所以利用針灸、按摩等多種方法,疏通經絡。

以前中醫治療痛症,很常用是關節復位方法。但是關節復位如在肌肉未充分松解情況下進行,很容易會造成創傷,後果可以很嚴重。

我一位同學,晚上去修讀某大學舉辦的骨傷課程,導師在毫無進行肌肉松解的情況下,以他來示範LOCK頸,一個漂亮的復位動作後,他本來輕微脖子疼沒有治好,反而嚴重了,向我求救 ( 醫師這種情況下必定是能醫不自醫)。

我說:「你這次他真是太大意了,你本身也是醫師,應該知道危險性,不應在完全沒有松解狀況下給人整頸,就算對方是國寶級教授都不除外!」他也說自己太信任導師,後悔都太遲。

 

我個人不贊成濫用這種關節復位的手法 (基本上不用),因為沒有必要,這些手法極容易拉松韌帶,損傷軟組織,並且,它也不是解決痛症的理想方法,更有可能會使問題惡化。

對於肌肉緊張造成的關節錯位,最好的方法只有松解肌肉

如果只是關節復位,繃緊的肌肉得不到徹底的鬆解,最後一定會再次把關節拉到錯位,打回原形

因為問題的源起肌肉和筋膜,所以只要肌肉松解了,不用作任何復位手法,關節也會自動復位的,這種復位,更為徹底,安全,長效,不容易復發

當然,完美的治療程序,必須要病人合作,自己做適當的拉筋運動和肌肉鍛鍊來配合治療,也必定要注意改正不良姿勢。問題來源是自己,解決的也必定靠自己,醫者只是幫助病人去取得那把鑰匙,開不開門,就是病人的事兒!要是自己二十四小時弓背彎腰,只指望靠醫師一星期一兩次的治療或者每天灌中藥就能解決問題,那是非常超現實的,就算緩解於一時,也終有天會復發。

世上沒有免費午餐,任何事情也有一定代價,要得到健康,自己也是要付出努力的,不然,健康就太廉價了。

 

和生中醫藥坊  王冰瑩註冊中醫師

 

▲相關文章:

【頸椎病】

 

▲相關病案:

【頸源性頭痛及高血壓(頸椎病)】